在魔术世界里跳舞
央视国际 (2003年02月16日 16:25)
张子丹:魔法石魔术用品店合伙人之一。男,22岁,风趣幽默,相信快乐就藏在他的魔术里。
从小就迷上了魔术,觉得这里的世界太神奇了。经营这个店,就是要做我感兴趣的事情,别人也许根本无法体会这其中的快乐。
魔法石魔术用品店就像是摆在平安大街上的一个正方体的魔术盒子,店里充斥着外人看不出价值的各种魔术用品,电视里播放着拉斯维加斯魔术秀经典回放的录像带,张子丹就在这里眉飞色舞地向前来的顾客表演着自己的魔术。
痴迷魔术
在我小的时候,长我6岁的哥哥张子阳经常表演一些魔术逗我玩,从那时起,我开始喜欢上了魔术,觉得它太不可思议了,但是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门道,就经常自己瞎琢磨。
上了初中之后,我哥开始教我一些简单的魔术,例如中国传统的仙人摘豆、硬币、绳子等魔术。慢慢地我更迷恋魔术了。每学到新的魔术,我就会给我的同学们表演,他们也觉得很好玩,有时候有人会当场揭穿我说,“啊,你是这样变的”,而我则得意地说,“不对,你再想想吧。”看到围在身边那些同学惊奇和羡慕的表情,我得意坏了。于是,我经常追着我哥问有没有新的魔术。那时候,就是一份好奇的心思,总想知道更多的魔术,向同学们炫耀。给同学带来快乐,同时让自己快乐,这可能是让我痴迷魔术的最早诱因。
现在我还记得,我跟着电视学会的第一个具有更高技巧的魔术是:一个国外的魔术师,留着长长的头发,戴着一个耳环,他把女助手的一枚戒指放在手里并握住它,在做了一些魔术动作之后,他将握着的手在另一只胳膊的肘部蹭了一下,结果这只戒指就没了。他摇了摇放在他桌前的一个牌盒,结果牌盒里有声音,他从牌盒里把那枚戒指倒了出来。他说这是第一步,接下来要再来一次。他再次将那枚戒指握于手中,并在另一只胳膊的肘部蹭了一下,结果戒指又没了。再晃一晃那个牌盒,有声音,但倒出来之后却是个耳环而非戒指,而女助手的戒指已然在这个魔术师的耳环上了。因为是看电视,放过一遍就无法再重复了,所以看得时候我特别认真。之后,我就自己琢磨,按自己想的手法来做,结果我做到了,那感觉太兴奋了。我练了整整3天时间,白天晚上都在练,终于能很漂亮地完成这个魔术了。
学完这个魔术之后,我发现魔术真的是太值得研究了。于是,一有闲暇的时间,我就琢磨着怎样变出新的魔术来。
1998年,高中毕业之后暂时无事可做,我就跟我哥张子阳说:“魔术真的很棒,我还是想学习魔术。”他知道我的确对魔术很痴迷,就同意我在魔术上再多花些工夫。
一天,我哥说给我介绍一个著名的魔术大师,我听后兴奋极了。就这样,我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师卡尔罗。他从十几岁就一头扎进魔术的世界,一直玩到现在。来到中国之后,他成为丁广泉和唐杰忠的学生,学说相声和快板,经常在电视上表演魔术并做主持人,同时是中国魔术师协会的成员。在我的老师那里,我学到了一些以前想都没有想到的东西,这使我对魔术快癫狂了。这是我真正地开始学习魔术,那一年我18岁。这时候,我才发现魔术有无穷的奥秘在里面,才知道“如饥似渴”是什么意思,恨不能天天在魔术的世界里生活。因此,平日里老师教什么我就练什么,总希望老师多教一些。但我的老师告诉我,魔术这东西贪多嚼不烂,要不然会很乱,练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。于是我不再求多,而是对已经学会的魔术反复练习,同时,自己经常思考、琢磨一些魔术。
后来,我的老师萌生了开一家店的想法,他想推进中国的魔术事业,让普通人也可以在魔术中自娱自乐。于是,2002年3月,我的老师卡尔罗和我哥张子阳成立了这家魔术店,由我和另外一位朋友经营和管理。
|